Brazilian Sun
。嘗試將結局標示于前方,讓句點以開放式隨意姿態迎接它該有宿命,如,一切預設妥當,痛,也不夠赤裸
Thursday, June 20, 2013
Wednesday, October 31, 2012
Saturday, October 27, 2012
早熟
她,正處發育階段的一個小女孩,清湯掛面,仍未足夠熟悉的身體應該還可長高兩吋或以上,眼神流露對於外在世界的種種好奇,不時上揚的嘴角露出六顆牙齒的笑顏依然單純,肢體語言,也不像擁有資格佩戴鑰匙項鏈。
不用眼睛對她作初步認識,耳朵告訴你,那篤定的語氣是個心智成熟的女人。
「這杯飲料可否少糖?」,男人還未結語,回答已與最後一字重疊,「沒問題!」,就是這份篤定。
面對眼前這份「早熟」,成年男女相視而笑,並未多加討論,也許是礙於不願當面評頭論足他人之禮節,也可能因為早已習以為常這類「小大人」作風,莞爾。
是現實環境及狀況迫使她提前跨越她這年紀「該有」的態度,也因為從未有人告知,她理應享有與其它同齡孩子享樂的權利,惟她在你眼中那份無所適從的「早熟」,祇不過是不加修飾的真情流露。
寫於2012年10月27日 海明茶室
Saturday, June 16, 2012
私戀告白
文:Brazilian Sun
圖:Brazilian Sun
佔為己有的私慾
馬克思則使用此詞,表示人們對於物質的崇拜迷戀,較接近的用詞為“拜物”。
他說的拜物,貼近我對於舊物及二手貨的迷戀狀態。
問我何時開始迷戀及收集舊物,哪是在不知覺的情況下開始,求學時期。
傳統意義上,古董是具有價值的物品或藝術品,原則上收藏家追求的就是這類價值,但對我而言,這太沉重。
我只是收集,稱不上收藏,也沒有所謂的偏好。
一架快門無法操作的菲林相機、一台破舊的木製音箱、一個時針滑行的鐵製時鐘、一個生鏽看似沒用的罐子、一本發黃的二手書,雖沒固定價值標準,卻完美得像個情人,讓人有種想要佔為己有的私慾。
一件舊物之所以完美,並非因為它的完好無缺,而是它身上帶著的那點缺陷、斑駁及歲月痕跡、或單單那股不經意散發的氣味及被遺棄的孤獨感,就足以構成一種美,古樸之美。
總不能說毫無緣由,相信是過去及現生活的經驗及接觸的事物,如電影、音樂、文字、甚至林林種種的記憶片段,建構我對於舊物的迷戀。
有時候覺得,收集舊物就像收藏一段回憶般,讓人緬懷過去的美好,體會舊時代的生活經驗,甚至了解相關物品的時代演進。
沒有名堂及雜七雜八的舊物,在二手市場最易尋獲,價格有時會出乎意料的低,如此無需古董鑑賞的考究過程,隨心所欲得來特別自在。
資源共享的權利
二手市場其實是個資源共享及撿便宜的場所,像我這類的窮人也許享有這樣的分享權利。
議價是二手市場最過癮之處,這裡沒有所謂的等價交易,一塊錢你可換得一個鑰匙圈,
數十塊錢,你也有可能買到一張木藤椅。
好比一個偶然,給你碰上了一件上發條的
鐵皮玩具,就會讓人感到一陣窩心。
除了用買的,有時也會用撿的,每每經過一些垃圾站都會下意識的多瞄一眼,還真的會看到被人丟出的舊沙發及舊櫥櫃等,這些統統撿回家使用。
說到收集舊物的實際用途,有時倒不覺得需要什麼多大用途,其實這些舊物都可融入於現代生活中,這似乎個人運用。
舊物收集多了,自然會建構對於特定事物的美學,但這種審美亦主觀得很,他人眼中不過是件垃圾,但我卻覺得不得不擁有它。
有個說法,歷史少於一百年的舊物,稱之為Junk,加上沒有太大價值的,則稱之為Rubbish,套個浪漫點的說法,其實我收集的是Vintage。
迷戀舊物的,未必是抵制科技產品或抗衡新型消費文化,就好比喜愛古典文學的,未必鄙夷通俗文化,其實兩者皆可並存。
只要有人喜歡在主流文化中與大眾共舞,總會有人喜歡在小眾文化中獨舞。
從個人對於事物的思想、態度及生活方式,可知曉每個人對應世界的方式,生活中你貫徹哪種生活態度,你就是哪一種人。
到底哪一些商品是我們真正需要,而哪一些卻是在慾望沖昏腦袋之下入手的。
在消費型社會的市場中充斥著各式各樣商品,多少人手中握住的蘋果,和多少人手中握著只有撥打接收功能的手機,皆不過是每個時代的產物。
不為標新立異,但總不能人云亦云,保持他所說的那樣,Stay Hungry, Stay Foolish。
Saturday, October 8, 2011
終生志業
職業 = 為五斗米折腰
志業 ≠ 為五斗米折腰
職業=作家、舞者、侍應、司機、畫家、娼妓。。
志業=作家、舞者、侍應、司機、畫家、娼妓。。

工作當然不是生活的全部,但為了生活,你總需要一份職業支撐。
有些人不斷轉換職業,為的是更優渥的酬報、更好的環境、更多的機會、更快的升遷。。
有些人一輩子只做一份工作,直到退休,這頂多是份終生職業。
當然,還有更多人不愛工作,但事與願違。
阿龍 47歲
15年前,阿龍開始買二手腳踏車。
更早前,他打散工,那是他的職業。
現在他做他所愛,並不言累,一切發自內心的喜歡及追求其生活及工作。
這是他的終生志業。
Friday, September 23, 2011
等價交易
文 / Brazilian Sun
圖 / Brazilian Sun

當金錢開始作為買賣的工具后,這才被人們視為真正的“交易”,同時,必須講求“等價”交易。
交易需要有一個以上的角色才能成立,一男與一女、一男與一男或一女與一女,不局限於任何二元相對。
一個男人需要付出多少才能擄獲另外一個“等價”的女人,一要女人要怎樣的條件才肯願意接受一個“等價”的男人。

要了解一個地方最真實的面貌,走入跳蚤市場是個不錯的選項。
我們太慣於走入購物廣場進行買賣,這也是多數人認為最等價的交易場所。
因為,即便貴得不可思議的勞力士表或愛馬仕包,還是有人認為“等價”不過。
有個買賣場所的交易頗有意思,貨品很少被標價,你也大可議價,成交與否,就在於大家對於“等價”的各自詮釋。
相較於國外的跳蚤市場,多數人認為本地的跳蚤市場,還真是跳蚤最多的地方。
說白一點,跳蚤市場不就是個破爛兒市場,那些廢棄、老舊、破爛的,才會被丟出來這裡便宜賣。
陳志龍 28歲
驚喜往往出現在意想不到的時刻當中。
這裡賣著他人的記憶,卻買不到個人回憶。
微笑的志龍帶著一絲靦腆,打銅仔街跳蚤
市場對他而言,應該不止是個買賣場所。
方震倫、洪許德、52歲、45歲
從打石街路邊攤,一路擺到現在的打銅仔街的公園,兩人並肩但非作戰。
“每天,我們都沒有特定的貨品拿出來擺,
今天有什麼就賣什麼,今天你看到什麼,
鍾意就買下,因為我們自己都不敢保證
明天一定還有。”
Friday, September 16, 2011
繁華歲月
文 / Brazilian Sun
圖 / Brazilian Sun
1時50分
曾經的繁華經不起歲月的蹉跎
1時50分
曾經的歲月抵擋不了時光的雕琢
1時50分
巨大的時代滾輪 碾過多少繁華歲月 殘留斑駁的痕跡
1時50分
誰還記得那曾經的1時50分

1時54分
人生消耗太多時間在等待
1時53分
唯有具備負荷失落的能力
1時52分
等待才會顯得浪漫
1時51分
他在等待 直到下個1時50分
炳溪叔 75歲
一口濃厚潮州腔調
1969年他開始等待下一個年頭
環境所逼他開始等待下一個轉機
昨日他等待今日的美好
今日他等待明日所有未知數
Subscribe to:
Posts (Atom)